伦敦,「为下一代留下资产」的奥运都更企划


发佈时间:2021/10/21
  • 分享至:

640.jpeg



2005年,多个国际城市为2012年夏季奥运主办权绞尽脑汁,爭得头崩额裂。最终伦敦以「为下一代留下资产」的都更计划,跑贏大市。到底这场奥运与下一代,有着什么微妙关系?走趟英伦,见证奥运场馆变身五星级的家……

 

东伦敦史特拉福区 (Stratford) 原是一个破旧的工业区,经历了200多年的工业发展摧残,亦是一个社会犯罪集中地。藉着英国举办奥运的契机,史特拉福区被伦敦市政府选中,命运从此改写。由一个「城市毒瘤」,成为一只黑暗中的萤火虫,那么耀眼,归功的是一场浩浩荡荡的都市更新企划。

 

伦敦之所以能突围而出,成功取得奥运主办权,全赖一个「为下一代留下资产」(London 2012 Olympic Legacy) 的奥运主题。奥运场馆设计上,几乎所有国家均以打造一场风光国际赛为出发点,离不开华丽夺目的场馆设计。伦敦奥运建设局则决心走出主流,大声高呼:奥运场馆不只是搞奥运!创新采用了令人讚嘆的「拥抱临时性」(Embrace the Temporary) 策略,以延续性为设计出发点,着重的是场馆赛后再利用的功能。

 

例如:主场馆「伦敦碗」设有8万个座位,供观众使用。其中25,000个低层座位规划为永久使用,用作运动员训练场地,又可用作举办文娱康乐活动;其余座位设计,可于奥运后移除,空间会兴建咖啡室、餐厅、市集等。

 

部份运动场馆,改作运动中心,供区內学校及居民使用,齐运动健体魄;不打算改造的,亦早有准备,如篮球馆,规划时已运用可拆除重组的设计,奥运一结束,能屈能伸的它,已搬迁至另一城市组装再利用。 

 

此外,容纳32,000名运动健将的选手村,摇身一变成为3,600个住宅单位,再配合周边多功能的改造设施,为不少家庭打造出一个五星级的家。整个设计策略,国际间掌声四起,这场伦敦奥运,成功以行动实现环保建筑的主流价值。

 

这个不只着眼于17天的赛事的都更概念,让东伦敦东山再起!前前后后,花耗数之不尽的心血及时间,大清洗100万立方米严重污染的土壤、拆除超过220栋建筑、进行河岸更新、水道路建设、种植数十万棵植物、延伸河岸花园、打造鸟舍供雀仔棲息,行动被形容是一场最大规模的坏清洗。 

 

本来被喻为遗臭百年的史特拉福(Stinky Stratford),咸鱼翻身,已是一个生气勃勃,生态宜居的大都会。奥运后的改变,只是一个开始,是启动都市更生的一个引擎,伦敦政府以奥运园区为核心,逐步分阶段展开一个为期30年的区域再生企划,幅射带动周边区域升级转型,传承世代的,是宜居乐活的景致。  

 




回最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