痳瘋設施變身記:九澳聖母村散發的魅力


發佈時間:2022/10/21
  • 分享至:

640.jpeg



澳葡政府1885年在路環九澳建成新的一所痲瘋院,這等操作有點像今天的方艙醫院當時澳葡政府決定把男、女患者分開處理,九澳痲瘋院則專門收容女患者,這就是今天九澳聖母村的前身。

 

九澳痲瘋院1930年代也經歷過改建,有具折衷主義建築風格的五間單幢平房、小禮拜堂及碼頭。1963年,胡子義神父來到九澳痲瘋院服務,倡議改名「聖母村」。同時,在羅馬教宗保祿六世、澳葡政府和澳門教區的幫助之下,又籌建了造型簡約獨特的七苦聖母小堂,並在1966年落成。負責建造「七苦教堂」的是意大利建築師夏剛志,他正是多年前曾掀熱潮的Soler樂隊,兩名兄弟隊員Julio、Dino的爸爸,也是舊愛都酒店正門著名馬塞克壁畫的創作者。

 

隨著醫學進步,痲瘋病已是可治之症,澳門的患者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漸告康復。1992年政府把九澳聖母村改建成九澳老人院,因建築物破舊不堪,地處偏僻,鮮有人到訪。2013年,政府接手復修;2021年底,九澳聖母村(原痲瘋病院舍、康樂室舊址及七苦聖母小堂)被評定為文物。

 

九澳聖母村近三幾年也迎來了新的生命,不單全面翻新及開放,憑著舒適的自然空間、特色小屋及滿滿的新鮮感,已成本地遊熱點。聖母村內五間小屋中的四間,政府與民間機構合推名為「握緊希望」職訓實習計劃予戒毒人士,為他們提供實踐及重返社會的機會,當中設有咖啡廊、民藝廊等,也有『盼望之地──澳門痲瘋病院舍歷史檔案展』,讓遊人知悉澳門對抗痲瘋病的歷史,現階段反應還是不錯的,吸引了不少本地人、遊客慕名而至。

 

有人認為,九澳聖母村活化不應太偏離建築物原本的功能;有人認為,最重要是盤活舊有資源,更新應如何取平衡?以現實觀之,城市演變很多東西均自然發展而成,當中的規劃,尤其與文化、藝術與商業之間有著微妙關係。未來的聖母村的活化模式又會有什麼演變呢?





回最頂